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是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有效途径
学习贯彻三次全会精神在行动●“振兴路上谱新篇”|十八洞村的明白账
悟规律 明方向 学方法 增智慧丨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

公民家庭百科 科学急救知识

发布时间:2010-04-24  来源:北京市人民政府 急救手册(家庭版)  字体大小[ ]

怎样呼叫急救车   学会检测体温、脉搏、呼吸、血压   安全用药

公民家庭百科    本书来自于北京市人民政府 急救手册(家庭版)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009.8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ISBN 978——7——200——07900——5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1.急… II.北… III.急救——手册 IV. R459.7——62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中国版文图书馆CIP数据核字 (2009) 第129658号
       全球公众传媒转载本书目的是希望全国更多公民了解此书的知识

怎样呼叫急救车

      当您发现家人突发重病或受重伤的时候,请尽快拨打急救电话999或120,请求急救服务。您拨通电话后,一定要把以下情况说清楚:
      您或其他现场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。
      伤病者的大致情况,如姓名、性别、年龄、伤病发生的原因和明显的症状。 
      要求急救车到达的具体地点和该地点附近的明显标志,如建筑物或公交车站等。 
      待急救电话的接听者告诉您可以挂电话时,您在挂断电话,然后马上派人去等候急救车,同时要保持您或其他现场联系人的电话畅通。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学会检测体温、脉搏、呼吸、血压 
      体温、脉搏、呼吸、血压是人的生命体征;检查这四项体征,对于识别患者所患急病和疾病的严重程度非常重要。检查方法如下: 
      检测体温。其方法有3种:腋测法、口测法和肛测法。其中腋测法最常用,即先将患者腋窝汗液擦干(有汗会使腋窝降温),然后把体温的汞柱甩到36℃以下,将水银端放在患者腋窝深处,让患者将体温表夹紧,测量5分钟后读数,正常值为36℃—37℃摄氏度。 
      检查脉搏。正常人每分钟心跳次数为60-100次,儿童(1-8岁)为80—120次,婴儿(1以下)为120—140次。触摸桡动脉检查成人和儿童脉搏时,应将3个手指尖放在患者腕横纹上方拇指一侧的凹陷处,可感觉到桡动脉博动;触摸肱动脉检查婴儿脉搏时,应将两个手指尖放在患者上臂内侧的中间并向骨头(肱骨)上按压,可感觉到肱动脉搏动;触摸颈动脉检查意识丧失者的脉搏时,先摸到患者喉结(甲状软骨),再将两个手指尖放在喉结和颈部肌肉(胸锁乳突肌)之间的凹陷处,可感觉到颈动脉博动。检查时要注意脉搏是否规律,是否过快或过慢、忽快忽慢、忽强忽弱等。 
      检查呼吸。观察患者胸部或腹部起伏,每一次起和伏就是一次呼吸。正常成人每分钟呼吸次数为16—20次,儿童为20—30次,婴儿为36—40次。观察时,注意患者呼吸的深浅和规律、呼吸是否费力。患者呼吸困难时嘴唇和皮肤会出现青紫。 
      检查血压。患者在检查前休息5—10分钟,然后取仰卧或座位,肘部和血压计与心脏在同一水平,用标准血压计测量患者动脉血压。正常成人收缩压(高压)为90—139毫米汞柱,舒张压(低压)为60—89毫米汞柱,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(脉压)为30—40毫米汞柱。 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安全用药
您在服用药品时应注意: 
       按医生处方或药品说明书所规定的时间间隔服药,不要随意延长或缩短服药时间。 
       按医生处方或药品说明书所规定的药量服药。药量不够达不到预期效果,药量过大会引起毒性反应甚至危及生命。
您在保存药品时应注意: 
       把药放到儿童不易接触的地方。 
       过期、变色、变质的药品要扔掉。 
       药品要与药瓶或药袋上的药名相符,不可错放。 
      内服药和外用药要做好标记并分开存放,保管好药品说明书,已备查阅。 
      需要冷藏(如滴眼腋、胰岛素等)、避光(如硝酸甘油、维生素C等)、防潮(如干酵母、复方甘草片等)的药品要放在符合保存条件的环境中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全球公众传媒 编   张前进


 

【免责声明】:以上图、文、音/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(本网原创文章除外),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。我们尊重原创,也注重分享。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,禁止用于商业用途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。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、法规、政策,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,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,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: 3555333776,微信号:GAN160003,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。电话:010-89525216。本网投稿邮箱:3555333776@QQ.COM。通讯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朝外雅宝路12号(华声国际大厦)1层 1 2 1号。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,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、来源:XXXXX网站。
点击查看更多评论>>发表感言:
验证码,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。